二〇二一年一月一日,讀的第一本書就是《過得還不錯的一年》和《待在家裡也不錯》,開始肉體實驗並追蹤紀錄,真的拿A4空白紙張書寫,看哪些最適合自己跟是否有效。醜話說在前頭,讀完不能保證從此一帆風順,每一天、每一刻不見得都能快樂,一定還是會有遭逢不快樂的時刻,但是至少手中握有一張決心表,上面寫滿各式各樣的行動,不快樂的時候,隨時供你取用,表現出你要的感覺,最重要的就是貫徹執行並持續紀錄。
記住,如果你自認為快樂,那麼你就會快樂。
當媽媽、爸爸的如何戒掉暴怒的習性跟不發脾氣?《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才看到書中的四月這個章節,就已經點頭如搗蒜,光是看到裡面的夫妻相處之道跟親子關係的部份,就覺得本書有其價值。有一些例子與觀點,描寫得相當貼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某些則不是那麼有共鳴,故意保持懷疑的態度,跟作者來一場唱反調的對話。
書中的每個章節是以一年的12個月份劃分,雖然我才看到5月而已,就有一股衝動,想弄本原文的來閱讀。作者提到在她的部落格上有一篇<快樂生活提案的遺憾>,講到遺願,不免感到悔恨還是心有不甘,總之,就是負面情緒。但出乎意料地,一旦能夠認清遺憾,首先感到釋懷,接著更能看清未來的路。讀到目前為止,最大的共鳴竟然不是來自作者,而是她部落格的讀者回應,特別是書中<世界很豐富,我們取一瓢飲就好>這一小節。隨手抄下幾句並融合自己聯想到的東西:
1.千萬不要因為別人說好玩,就覺得非玩不可
不要人云亦云,保持懷疑,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可以從看天氣預報開始訓練,例如霸王級寒流來了,要不要穿保暖的外套?明天有90%的下雨機率,要帶把傘出門嗎?這些不需要電視台告訴你吧!可以自己思考是否要多加一件外套,還是不用帶雨傘。此處的反思來自<<思考的孩子>>跟<<探究式閱讀>>,兩本都很推薦。
2.我希望自己無論怎樣都沒差,我就是我
感到釋懷,但還沒到沒那麼豁達的程度。能夠做到的話,不知道有多好!這部分感覺處在世間的我們都不太容易做到,畢竟,每天都要面對食衣住行育樂等開銷,說白了就是經濟問題,也就是錢,哪能不為五斗迷折腰?道理都知道,偏偏很難做到,得要常常看書提醒自己知足常樂,適時放下執著,更重要的是處於順境時,儘可能儲備面對無常的心態,像是失智、離婚、癌症、腫瘤、重症、死亡等種種重大的不幸。記住一些富含哲理的句子也很有幫助,節錄幾句從別處記下的說法: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經》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莊子·人間世》
3.最終,我只想成為唯一的自己
做自己就是了,什麼最適合你,只有你自己知道。例如,每年我都會下載巴菲特的致股東信,讀好幾遍,讀到沒有生字,讀到了解全文,讀出問題,讀得津津有味,但不見得你會喜歡。又或者像是一堆人在瘋露營,但我完全無感,現階段還是偏好入住飯店,也許以後會變也說不定。<最終,我只想成為唯一的自己>這一句是我自己加上去的決定,也是讀完<<沒有唯一,哪來第一>>之後的啟發。
能夠被一本書理解就是快樂。
預定讀完中文版《過得還不錯的一年》再看一次,本來覺得有點浪費時間,但作者在第七章提到「用掉」的概念,深得我心,她把喜歡的一部電影《Junebug》(妙媳婦見公婆)重新看一次。因此既然對內容超有共鳴,如同廟裡的吊鐘那般巨大,我決定讀一遍英文版《The Happiness Project》,當作複習也好,深度品味也罷,總之,融入其中就是一段快樂的時光,為什麼不呢?作者說「最棒的閱讀是重讀」,簡直是重磅直擊內心深處,帶來無比的同路人快感。
關於閱讀作者想說的是,做你一直在做的事情,不用管別人讀什麼,選你自己喜歡的書吧!不要勉強你的靈魂,是最自然也是最美的。發誓不再看無法樂在其中的書,人生的時間有限,不要只因為開始看,就非得要強迫自己從頭到尾看完不可,其實,你可以選擇斷然放棄不讀,才不會錯過跟下一本精彩、有趣的好書相遇。面對家裡的書,越堆越多也是個問題,每購買一本書,不一定都要留在身邊,而是要狠下心淘汰,只留下真正心動、有感的書籍,其它的就賣掉或送人吧!台南市立圖書館,永康的新總館才剛開幕沒幾天,進到裡面,面對浩瀚的藏書,猛然醒悟,想對自己說,2021年可以做個實驗,借書就好,不要買書。重要的是書中的內容有沒有啟發,除非讀過一遍以後,覺得很有收穫,非買不可,再買也不遲。
是啊!最棒的閱讀是重讀。關於閱讀,你想得到的,或想不到的,都在《給未來的讀者》,是我最想重讀的一本。
「用掉」最重要的定義之一,就是不要老在計算得失,不要吝惜付出愛和慷慨。
這個概念要好好運用在自己跟家人、朋友身上。時間跟金錢都要用掉,畢竟,離開世間那一天你什麼也帶不走。偶爾揮霍一下,諸如:
- 花錢換取健康和活力,吃天然、原形的食物,像是蔬菜和水果
- 改善人際關係,錢散人聚,像是請親友吃飯
- 為了讓工作順暢,買好一點的工具,像是買支好寫的筆
- 做一件讓自己很爽的事,你自己想
- 給自己留下快樂的回憶,像是來一趟埃及之旅
花錢,不要有罪惡感,只要買真正需要的東西,而且一定要用掉。買過頭的人,則要反向操作,能夠察覺並禁止自己買東西,懂得刪除跟捨棄反而感到輕鬆愉快。
錢財夠用就好的定義之一就是,讓你能夠白天做想做的事,晚上可以跟喜歡的人一起度過。
為了避免流於空談,務實的做法就是投資,當中最優先又最重要的就是自己,不要搞錯順序,這才是能貢獻最多的部份,不論是物質面還是精神上。然後,再來談投資股票、債券、房地產,大原則就是進行指數化投資,遵照自己的投資計畫,做好資產配置,每年再平衡。刪除無謂的事項,徹底杜絕偽工作,重要的事先做,減到不能再減,得出一個法則,心身健康先顧好,及早建立財務分身,專注單一專業,站穩腳步才有資格談斜槓。第一步就是提高收入,才有財源可以增加儲蓄、放大本金,最後就是持續投資、堅持到底。
走筆至此,容我示範一下,立刻實踐一個能夠讓你感到快樂,又能消滅忌妒的一個方法:感激。萬分感謝譯者洪慧芳推薦《過得還不錯的一年》,常常讀了一段,渾身都「感覺對了」,筆記寫個不停,甚至跟大家分享這篇咀嚼過後才寫出來的讀後感,貼文會放在臉書跟部落格,向作者Gretchen Rubin致敬。就是這個對勁的感覺,我要好好記住,並不時重讀本書。下次,就從英文版《The Happiness Project》開始吧!Gretchen相當推崇聖女小德蘭,因為她是在平凡中所顯現的不平凡,如此平易近人的典範,讓人想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辦到。補充幾個作者提到,很容易實行的事項,不妨放入決心表,每日評估自己的進度,諸如:
- 把運動當嗜好
- 打招呼,有禮貌
- 降低笑點,更常笑
- 留意自己的談話風格
- 出門度週末,接觸大自然
- 拒吃偽食物,像是洋芋片
- 自己做菜,比較健康,也比較省錢
- 把密碼改成要努力的目標或想達到的成就
不要小看總結的威力,融入《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是個很棒的閱讀經驗,體會到大方向就是,有自信地做自己,在成長的氣氛下,過感覺對的生活。
閱讀第二集《待在家裡也不錯》,等同複習了第一集《過得還不錯的一年》裡面提到的概念,中心思想並無不同,善用反指標,察覺感覺壞的,過感覺對的生活,把握平凡的幸福,活在當下之類云云。總覺得第二集沒有第一集精彩,可能作者沒招了吧!說來說去,都是反覆在說明同樣的事情,不過,就當作更深入體會,書裡面收集的例子反倒才是精彩的部分,依然很有收穫,學個幾招,隨時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