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從《失物請洽圖書室》說起,思考多了一點彈性,僵固的想法鬆動了一些




這幾天沉浸在小說裡面,很舒服喔!

這兩本分別是<<失物請洽圖書室>>、<<鎌倉漩渦服務中心>>。

多虧朋友推薦<<失物請洽圖書室>>,才能與它相遇。

讀完,覺得很喜歡,思考多了一點彈性,僵固的想法鬆動了一些,

彷彿這些書就是為我所寫的。

順勢就多借了<<鎌倉漩渦服務中心>>,寫法跟內容依舊是作者青山美智子的風格。

看了也是很有共鳴,補足自以為懂得的道理,其實還欠缺很多的細節。

於是,打開圖書館的app,一口氣借了她的所有作品。

讀了青山美智子的兩本小說之後,來到第三本<<神明值日生執勤中>>,一樣好看耶!

預計二月就在她的作品的陪伴之下度過。

沒錯,我就是要浪費時間,一個字一個字,從頭到尾,每個章節都不放過。

啟發總是出現在意想不到的時刻,隨之帶來會心一笑。







《隱性潛能》讀後感:從今天就開始進步

 


農曆新年閱讀《隱性潛能》,隨時閱讀個幾頁,便有一種微小的勝利,讓人覺得可以做到更多事情。

前兩部份共6章,跟個人的進步比較相關,一看書中的插圖,就能想起書中的內容。

第一部分:擁抱、尋找不適感,像海綿一般吸收、過濾,做個不完美主義者。

第二部分:練習也要兼顧樂趣,懂得適時轉向,從幾個不同的來源尋求建議、指導,教別人跟當別人的教練,為比自己更大的東西奮戰。

我喜歡書裡面的故事,例如幾度被下放的大聯盟棒球投手,登喜馬拉雅山失敗的女登山者,不被看好的13個黑人海軍。他們都綜合運用了上述所說的內容。








目錄

序:混凝土中開出玫瑰

PART1 品格技能:精益求精
Chapter 1 追求不適感:欣然接納學習中的極度尷尬
Chapter 2 人形海綿:培養吸收與適應的能力
Chapter 3 不完美主義者:在瑕疵與完美之間尋找甜蜜點

PART2 動力架構:用來克服障礙的鷹架
Chapter 4 改變日常磨練:為練習注入熱情
Chapter 5 掙脫停滯:前進的迂迴之路
Chapter 6 挑戰地心引力:靠自己飛翔的藝術

PART3 機會系統:打開門窗
Chapter 7 每個孩子都是贏家:設計能激發學生潛能的學校
Chapter 8 開採黃金:發掘團隊的集體智慧
Chapter 9 發掘璞玉:在求職面試與大學招生中發現璞玉
後記:堅持到底
產生影響的行動

2025年1月14日 星期二

楊士毅的「沒有門檻的幸福-故事音樂分享會」聽後感: 成為自己24小時的陪伴

 


下午參加楊士毅的「沒有門檻的幸福-故事音樂分享會」。
說來已經是第二次參加他的演講,而且這次令人難忘。
歷來聽過的演講,這一場絕對獨樹一格。
現在才一月,就享受到如此讓人滿意的演講,之後該怎麼辦好呢?
講者感人肺腑的演說內容,搭配國際級演奏家的音樂。
講到聽眾眼角泛淚,現場演奏的音樂又如此動聽。
鋼琴和大提琴合奏,歡笑與淚水交織。
多麼盼望可以帶走這一席流動的饗宴。
把滿滿的感動跟溫馨的提醒全都收藏在心中,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實踐。
金句值得謹記在心:
1鏤空自己,讓光進來
2成為自己24小時的陪伴
3你是一切繁花盛開的原因
何其有幸,親臨這場演講跟音樂演奏,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正能量一波又一波滾滾而來,至今澎湃不已。
末了,講者請大家看一小段紀錄片,講許文龍創辦奇美博物館的初心就是分享,人生的格局很難不跟著開闊起來。
台南人真的很幸福,奇美博物館近在咫尺,有空多去參觀,陶冶身心。
人生走到這,音樂、演講等藝術形式,想不到就在這個原本該是平凡無奇的午後真正走入我的生命。
往前走,但也要適時放慢腳步,細細品嚐。
參加這場演講的每個人都收到一個特別的禮物,專門向仁美商標訂製的精美筆記本。封面是講者的剪紙作品,觸感柔軟,兼有上述金句,讓人愛不釋手。
最後,台上的人物雖然精彩,但最重要的是台下的每個人,聽完要去思考,了解自己。記得往內看,很多能力我們本身早就擁有,只是沒有運用。成為自己24小時的陪伴,就從這一步開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