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Impact Man: The Adventures of a Guilty Liberal Who Attempts to Save the Planet, and the Discoveries He Makes About Himself and Our Way of Life in the Process
作者: Colin Beavan
譯者: 謝維玲
放心!作者Colin Beavan不會說教。會不會,留待你來評斷。李偉文說《環保一年不會死》寫得很精彩、好看,而且很好笑。總之,我是信了。
從上位概念看這本書,基本上就是在問這二個問題:
我應該如何生活?
我人生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有些問題注定得不到肯定的答案,但可行的方向之一是,自己定義生活。老是停在想的階段也不是辦法,不如勇於嘗試、實際行動。做了以後,你會懂,會體悟,也可以修正。以免道理懂了一堆,卻依舊過不好一生。
嘗試追求「更少、更慢」,但反過來說,少就是多。例如,不做某些事,時間就多了出來,可以陪伴女兒成長,與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時光。不買新東西,錢就能存下來,拿來壯大本金,複利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本多終勝。總覺得時間就是生命,金錢又是花時間賺來的,因此浪費時間和金錢,就是浪費生命。拼命工作賺錢,花錢消費;繼續拼命工作賺錢,花錢消費;不得不拼命工作賺錢......是不是有一種可能,跳脫可怕的輪迴。有意識地對抗消費主義跟廣告洗腦,特意反其道而行,除非必要,否則盡量不買新東西,頂多只能買二手貨,也就是說,連我最愛的新書都不能買了!當然你可以說,不消費,經濟無法成長。但是你有想過其它比經濟成長更重要的事情嗎?
慢即活在當下,是故意的戒急,刻意關掉電音節奏,改成播放古典音樂。不再急著趕往下一個地方,不再急著做下一件事,不再急著解決生活。難道此時此地會比將來的某個地方還不重要嗎?難道人生中的每一天不是讓你用來體驗、享受的嗎?
少看電視,少用手機,少打電腦。不看電視,夫妻間就多了對話的時間,家人也可在餐桌共同聊天。不過,可能只有我單方面這麼覺得,另一半或許不同意。發文只為了博取FB按讚數、部落格點擊率,豈不可悲?單純只是希望可以繼續閱讀、思考、寫作,跟大家分享心得。盡信書不如無書,必須思考適用性,不要傻傻地全部照搬,畢竟適合作者的,未必適合你我,不要硬是套用在自己或別人身上,也不要強迫他人接受自己認可的價值觀。看著滿到溢出來的書架,嘆了一口氣!未讀的比讀完的多很多。了解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樣就不會再執著於非得看完多少本書不可,甚至都不閱讀也可以,或是以自己的步調緩慢前進,覺得夠了,知足而足。
多騎自行車跟走路,騎進風景裡,躺在大樹下。根據調查,不用花錢的活動,滿意度往往是最高的。跟家人朋友一起走進大自然,欣賞花草樹木,觀看日月星辰,聆聽蟲鳴鳥叫,呼吸新鮮空氣。主宰自己的身心,持續練太極拳,時時刻刻「其神凝」,保持心靈平和。不是說不能追求外在,而是放下這塊大石頭,不要過度執著,順其自然,安之若命。轉而追求內在,緩慢下來,陶養自己的身心,莊子主張這才是一生最重要的目標。樹的目的就是樹本身,如果樹替換成人代入呢?想像我們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年輪漸闊,面向天光。
作者始終緊扣一個問題,數次追問我們要活出怎樣的人生?人終有一死,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應該如何生活?讀這本書很難不去沉思,過去我們是否白花力氣追求錯誤的東西,嚴重偏離最重要的軌道?2020年中華民國空軍UH-60M黑鷹直升機墜毀事故,八人身亡,讓人感到生命是如此的無常,沒有什麼是永遠的,沒有什麼是能夠抓住的,如同作者親身經歷的失去。他老婆41歲時失去了肚子中未出生的嬰兒。他本人12歲時,最喜歡的29歲阿賓舅舅,在地下室,把獵槍放進嘴巴,然後扣扳機。他本人4歲時,8個月大的弟弟大衛,因先天性心臟病,死在搖籃裡。每個人都會失去自己的親人,只是時間早晚而已。有些人會在生命一開頭就失去他們,有些人會在中途,有些人會在尾端。你呢?還有你呢?這也導出作者信仰的基礎:我們都是相連的。不管是流產、戰爭、災難、水污染、空氣污染,還是因為破壞環境導致地球毀滅,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只有互相幫助,才能度過難關。
在一個小孩的墳前,你會希望自己擁有更多什麼嗎?活在地球上,當你嚥下最後一口氣,你會希望自己擁有更多東西嗎?作者說他只有一個心願,那就是更懂得去愛,那就是成為一個更懂得去愛而且不受物質或成就動搖的人。
人生短短,轉眼即逝,我們要拿它來做什麼?
拯救地球,操之在我。當然,也操之在你。你會怎麼做呢?
你能幫忙嗎?你會幫忙嗎?
環保一年不會死:不用衛生紙的紐約客零碳生活實驗,連包尿布的小孩和狗都在做的永續溫柔革命!(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