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4日 星期日

《內在原力》感動不已,就要行動。台南下營將近60歲的阿嬤的母親:都學校畢業了還看甚麼書, "無采錢"!!

感動不已,就要行動。

看到愛瑞克分享的一篇文章,由一位台南下營將近60歲的阿嬤所寫,被她的願深深感動。文中提及她的老母親每次看見她買書回來就跟她說:都學校畢業了還看甚麼書, "無采錢"!!當初一看到這一句,我就相當有感,也非常反感。為什麼身邊就是有人一年到頭連書都看不到半頁,憑什麽在那指指點點喜愛閱讀的人。當下,我就決定如果這位阿嬤有什麼需要,一定共襄盛舉。

果不其然,她真的邀請愛大去台南下營用台語演講給鄉親聽,需要募集50本<<內在原力>>,由十個人認捐,一人五本。一看到愛大貼出連結(留言處),我就立馬把握這個做功德的機會,從下單、刷卡到寄送,一氣呵成。










文章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Ericloveinvestment/photos/a.235446630209033/1318610348559317

親愛的愛瑞克先生....

  我是一個將近60歲的阿嬤了,會拜讀你的書是個偶然,那是三天連假的前一天,我走進學校圖書館想借些書來排除這陣子的低潮 ,不巧館員不在無法借書,圖書館主任看我有些失望,熱心推薦我散落在桌上的幾本同樣書名的書,她說這些書是有心人捐贈給圖書館的,還沒編目,你可以先拿回去看,我看了看書名《內在原力》,心裡想應是充斥在市面上的一些教條勵志書,這好像不是我想看的書,但勉為其難就拿起一本,想說無聊時可以翻一翻,也好對主任的熱心有個交代.....

  就如同你書中所說<上天的安排一定有其用意>,這個偶然在我心中迸出閃亮的火花,或許是啟動了我原本心中的願力,打開書的第一頁之後就欲罷不能,花二天看完這本書,並手寫26頁的筆記,我真沒想到我隨手的一本書竟引起這麼強烈的共鳴,這麼的契合;我不是高閱讀力的讀者,但一直持續有在看書、買書,以前我母親每次看我買書回來總會唸我:都學校畢業了還看甚麼書,
"無采錢"!!年輕氣盛的我很不解,別人的父母總喜歡孩子看書,唯獨我媽媽因為怕花錢要我別看書,心中總有一股悶氣,直到有一天我媽媽問我「ㄚ...你是都在看甚麼書,書裡面有那麼好看嗎?」這時我才恍然理解,我母親沒上過學、不識字,他從小到老沒看過一本書,當然無法體會書本所給予的力量與樂趣,是因為不理解才一直唸我,那時我心中有股強烈的願力..我要唸一本冊或請人來說書,給她還有那些不識字的阿婆們聽,補足他們的缺憾。


只是一年一年渾渾噩噩過去,母親今年也已90歲,而我一直尙未付出實際行動... 事實上我們居住的鄉下因為城鄉差距,人文資源也相對缺乏,就連年輕學子除了學校的教育,地方上也鮮少藝文活動來薰養他們,在看完你的大作後,我心中一直存在的願力又強烈的浮現,受了愛瑞克先生相當大的鼓勵,又感時光飛逝,此時不做更待何時,所以我疾筆振書寫信給你,央請愛瑞克先生能來這個小城小鄉的地方為我們的鄉梓演說這麼棒,這麼正向、鼓勵人心的一本書。

  我在很低潮的時候看了你的書,等於是你給予我相當大的力量掃除陰霾,而且激發我一直存在心中,想做又不敢做(又好像沒能力)的願望,這有如宮廟之外的光明燈,照亮圓滿自己也與他人圓滿;我想..不管年齡多大,應該都有需要點光明燈指引的時候,所以懇請愛瑞克先生給我們家鄉做個引路的先驅者,為年長者說個故事,為年輕學子許個希望,為這個社會注入更多的愛與善。

實在是太希望愛瑞克先生能前來,所以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希望你能看到這樣的誠意,但無論怎樣的結果,我都要感謝你!愛瑞克先生.....

-- 以上是我從愛瑞克粉絲頁收到的訊息經其本人同意分享 --

為什麼這位阿嬤要分享?

因為她經歷過不被支持、不被看好的年代,如果她小時候擁有更多看書的機會,或許人生會大不同!

後來她又給我以下訊息:
對象:老少青壯可能都有
人數:目標訂約70人
地點:台南市下營區

我查了一下地圖,媽呀!是我從來沒去過的地方(以前應算是人口不算多的鄉鎮,現在叫做台南市下營區)。但我告訴她,她的大願我會幫忙實現!

讓願被實現,就是讓願力大過業力的實踐。
我沒有全知的能力,去知道這位阿嬤過去的一切,
但那些阻礙她學習發展的業力,
我相信是可以透過發願、行動與實踐,讓願力大過業力。

人生是可以重新設定的,
但前提是心態正確、築夢踏實,一步一腳印讓願力大過業力。

願我們都能成為他人心中的恆星,而不是一閃而逝的流星。

一顆恆星,需要多少的福分來累積? 










這位阿嬤的心願,將要被實現了!

地點:台南市下營區
對象:該社區居民(老少青壯可能都有)約70人
考量到阿嬤衷心期盼讓她們鄉下那邊從來沒有過有作家前去演講的體驗,希望70席都能夠給當地人。因此,我就不號召粉絲或志工們前往了!(當地有人可以幫忙接送我前往鄉下OK的)

我目前最大挑戰是必須全程台語演講!(苦練中,這是我的功課,自己的功課自己做)
需要夥伴們幫助的,是阿嬤自掏腰包購買了20冊《內在原力》要給當天來聽的人,但可能會有70人參加,有些長輩不太看書但是會請她們帶回去給下一代(或孫子)閱讀。想參與認捐者請在底下留言,每人認捐5冊,預計募集50冊,所以需要10位想要幫阿嬤的善心夥伴在底下留言,先留言為準!
確認的前10位認捐者,我會陸續以私訊提供阿嬤那邊的收件資料給認捐者購書、直接寄送過去。(博客來週日晚上23:59前下單,滿千免運費而且再打89折)
願原力與你我同在!





今天(11/13)下午,我在台南下營全程台語演講(人生的第一次啊),把好多阿公阿嬤們感動到哭了!

剛剛收到邀我去演講的那位阿嬤來信:

對愛瑞克先生實在是內心滿滿的感激,感恩!!看到你本人,聽完你的演講,我內心一直很澎湃激昂,因為愛瑞克先生幫我圓滿了一個願,你把好像不可能的事卻真的變可能了,但我實在拙於表達這種溢於言表的感謝,回到家後,一直想傳達致謝的訊息給你,只是不知怎麼,總覺得要先靜坐一下,才能平靜一下激動的心情

我的幾個朋友聽完演講,都跟我說好感謝我的分享,請他們來聽這場演講,他們說,好可惜演講的時間有些短,而且你用你不熟悉的語言來演講,可能無法完全表達你內心的想法,但這就讓他們感受你所要傳達的訊息了,有幾個朋友甚至說好期待你下次的演講,,
我說,會的,即使愛瑞克先生不會再來我們這裡演講,只要在附近,我就載你們一起過去接收他的正能量,,也許我們就是你最老的鐵粉了,,

再次感謝你,感謝你的慈悲,感謝你的智慧與大德,祈願你讓這種善的能量一直循環下去,沒有奇蹟,只有累積,你一定會累積更多更強的正能量,去幫助,影響更多人,,,虔心的祝福你~~謝謝你!!

--------   以上是阿嬤的來信  ----------

P.S.

現場被阿公阿嬤們擠爆,所以中年男女們站門外聽講~
我沒有自帶粉絲前往,所以沒人幫我拍照,趁主辦的馮校長致詞時站旁邊偷拍一張留念。

當地的作家、畫家、音樂家、校長、區長、議員、基金會理事長與董監事們全部出席了!

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台語演講,答應的時候,是有幾秒鐘的害怕,但我很勇敢的答應了。

因為我知道心願是最重要的,執行只是技術性問題,只要願力夠大,真的沒有什麼能夠阻礙(金剛不堅,願力最堅)。

演講過程,很多我念不出來的字、發音不正確的,現場阿公阿嬤們都超熱心的一起念給我聽(常常全場一起念給我聽),讓我學會,所以這一場演講是我的學習之旅啊!

我的心得:人生真的沒有真正的難事(與壞事),不要害怕,不要不敢承諾,人是因為先有承擔然後才會有能力;不是要等具備能力了,才承擔。

Be --> Do --> Have

我們承擔,我們去做,我們擁有

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讀後感2: 感覺舒服的人、投資自己的人、利他共好的人

十月,距離年底還有兩個月左右,根據手邊的紀錄,今年有望看完80本書,但數量不是重點。

(畢竟大善人愛瑞克一年專職閱讀1000本書,相較之下,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書中有質量的內容,和讀了有什麼行動跟改變才是應該關注的地方。

先讀完中文版<<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大有收穫,覺得非得要拜讀原文才行。又讀了兩遍英文版<<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第一次先通讀全書,並貼上彩色標籤標註跟自己相關的重點。第二遍是為了做索引,把最想運用在人生的重點寫成可以快速查閱的索引,這樣才算擁有此書,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本,而且真正能夠為我所用。所以說,光是這本書前前後後總共讀了三遍,一次比一次更能掌握要點,剔除的越來越多,剩下的越來越少,越讀越清明,不重要的枝微末節一一捨棄,只留下如阿里山神木一般的粗壯主幹。

值得花時間確認你的人生目的作者Clayton M. Christensen教授一再強調。

在人生五球的架構下,健康,關係如配偶、兒女跟朋友,工作,都跟書中談論的內容相當契合。健康、家人、朋友、工作也都是個人認為最重要的部分。比起如無頭蒼蠅一般,樣樣都要做,絕對是不可能,畢竟人生時間有限。因此,選擇不做什麼,反而更重要,這也就是為什麼要花時間確認你的人生目的,選定之後,你的優先順序就能夠隨之安排,也才能像雷射一樣專注。至於,其他的就不要浪費時間了吧!因為,說實在的,那一點都不重要了。

健康擺在首位,沒有這個,其餘都免談,這也就是巴菲特所說的長長的坡道。沒有奇蹟,只有累積,而累積需要時間,也就是要活得夠長,才能見證複利效果,人生就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至於工作,可以參考愛大在<<內在原力>>所寫的三種工作,特別是利他共好的篇章,書中的內容不只如此而已,絕對要買來讀。或是看看<<人生實用商學院>>,作者超直白,不拐彎抹角,總是一針見血,戳到流膿。例如,如果一輩子就這樣走在不喜歡的事情上,莫名其妙就過完此生,你真的願意嗎?

以上這四本都很推薦,不,應該說是三本,因為有兩本是一樣的。另外還有一本也很值得看,那就是韓第寫的<<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英文版書名<<21 Letters on Life and Its Challenges>>比較貼切,同樣惠我良多的還有楊斯棓醫師寫的<<人生路引: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跟<<內在原力>>一樣大有助益,兩本都介紹很多值得一看的好書。

未來還會讀到更多的書,接觸不一樣的內容,因此,目前的認知還會變動,但以上就是我所接觸到最好的架構跟理論了。之後的事情跟變化就留待以後再說吧。

立下可以享受過程的目標,成為感覺舒服的人、投資自己的人、利他共好的人。在人際關係上交往感覺舒服的人,不用勉強自己沒關係。投資自己可分成三部分,首要就是健康的身體,投資自己的腦袋,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參考人生五球的架構)。利他共好,簡單講就是幫助別人,你好我也好。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精進的過程。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讀後感1:花時間思索並立下明確的「人生目的」


《內在原力》讀後感:種下利他種子,行動吧!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讀後感1--人生是開放式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端看你怎麼想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讀後感2--只要是自己關心的事,錢少沒關係,夠用就好,重點是要享受工作的滿足感,做自己想做的事,一樣能甘之如飴


"不是我人脈廣,只是我對人好" 讀後感 -- 做人比做事重要




人生是五顆球的平衡

前可口可樂執行長戴森(Brian Dyson)的名言,他在喬治亞理工學院1991年畢業典禮演講中說:「人生像五顆球的平衡雜技,這五顆球是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心靈。工作是一顆橡皮球,如果你不幸失手落下它,它還是會彈回來。但另外四顆球是玻璃球,一旦失手,它們可能會留下無法挽回的裂痕,甚至碎落一地,永遠不會跟以前一樣。你必須努力平衡你的人生。」

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讀後感1:花時間思索並立下明確的「人生目的」

 

超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中文版看完愛不釋手。一部份由於熱愛英文,決定加購原汁原味的英文版《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再讀一遍當作複習,並向已逝的Clayton M. Christensen教授致敬。中、英文版都收藏,就知道我有多喜愛了。中文版就相當有共鳴,想說不用隔著一層翻譯,親自跟作者的靈魂混血一番,想必更有感覺。誠品的蝦皮商場有賣這本英文版,外文書價格比較合理。

書名《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看就是個值得深思的提問。管理大師韓第說過,人生沒有標準答案,端看你怎麼想。妥善運用5W1H,自己主動提出問題。因此,我們必須用自己的量尺來衡量人生,而不是拿別人的量尺硬往自己身上套。如果老是用別人的量尺,注定永遠得到失望的答案。

先讀最後一篇作者的訪談,總結本書最精華的一個問題「你的人生目的為何?」Christensen教授苦口婆心,再再說明回答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唯有確立人生目的,才不會像一條沒有槳的船,在海上隨波逐流。

人生目的就是指南針。

有了明確的人生目的,再來排列優先順序就容易多了,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應該排在第一位。作者提出保健因素跟動機因素,這兩者在做出選擇時很好用。保健因素即是地位、薪水高低、工作是否穩定等。動機因素則是發自內心想要去做。看你要用哪一個來篩選。如果很篤定,這就是我想要的,此時就要採取審慎策略,如雷射般集中力量幹到底。如果還沒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就要使用應急策略,隨時留意新機會,轉換職場跑道。人的資源,如時間、精力跟金錢都是有限的,因此要做出取捨,不可能事事都做,所以要大膽捨棄不重要的事。最後,你的資源要確實投入到你採取的策略,不然只是淪為紙上談兵而已。

讀本書還有意外的收穫,了解夫妻相處之道,為另一半犧牲,設身處地為老公或老婆著想。對於如何養育小孩也花了很多篇幅,學到不少教養的心法。家庭、另一半跟小孩,還有做好事跟幫助人,是作者最看重的事,跟我採用人生五球所得出的看法一致。

書中還有一個無價之寶,「什麼樣的假設必須證明為真」,要把資源真的投入之前,可以先把所有的假設寫出來,一一驗證,免得到頭來白忙一場。事先盡量做好求證的工作,好過事後再來後悔不已。

花時間好好思考人生目的為何,絕對值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1952年出生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是虔誠的摩門教徒。他曾在楊百翰大學和牛津大學攻讀經濟學並取得碩士學位,後來又進入哈佛大學商學院攻讀企管碩士及博士學位。1992年起,即在哈佛大學商學院擔任教授,研究與教學興趣主要在技術創新、發展組織能力,以及為新科技發掘新市場。他曾任波士頓顧問集團(BCG)顧問,也陸續創立了陶瓷系統工程公司(CPS)和創見研究所(Innosight)等四家公司。他曾五度榮獲「麥肯錫最佳論文獎」;著有七本書。2011年被Thinkers50選為「當代50名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之一。

詹姆斯.歐沃斯

  澳洲人,畢業於澳洲國立大學及哈佛大學商學院,並取得貝克學者(Baker Scholar)之銜。曾任職於博斯顧問公司(Booz &Company)及蘋果公司。

凱倫.狄倫

  畢業於康乃爾大學、西北大學新聞所,曾任《哈佛商業評論》總編輯。2011年時被社會企業Ashoka評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及啟發性」的女性。

譯者簡介

廖月娟


  1966年生,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曾榮獲誠品好讀報告2006年度最佳翻譯人、2007年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2008年吳大猷科普翻譯銀籤獎,主要譯作為《旁觀者:管理大師杜拉克回憶錄》、《第五項修練III:變革之舞》、《槍炮、病菌與鋼鐵》、《大崩壞》、《狼廳》、《雅各的千秋之年》、《賈伯斯傳》等。
 

目錄

各界推薦
增修版序  勇於面對人生的驚濤駭浪/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第一版序  人生三問/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前言  展翅高飛

Part1發現生涯之樂
01如何讓你的熱情燃燒
02計畫與變化
03策略的試金石

Part2圓滿的人際關係
04時鐘滴答響
05一杯奶昔的任務
06席瑟斯之船
07經驗學校
08一隻看不見的手

Part3遠離監獄
09就這麼一次

結語  你拿什麼衡量人生
致謝  用理論預測人生情節/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致謝  謝謝你改變我對世界的看法/詹姆斯.歐沃斯
致謝  此後,我沒做出任何讓自己後悔的決定/凱倫.狄倫
《富比士》專訪  握緊船槳,航向有意義的人生/丹・修貝爾


建立有目標的人生

Create a Life with Purpose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Clayton M. Christensen

2021年9月13日 星期一

"懂語感無痛學好任一種外語"讀後感:主動輸出,直接練習聽力跟口說

 

讀完“懂語感無痛學好任一種外語”一書,佩服游皓雲老師,真的有一套,她在書中無私分享許多學好語言的秘訣,發現對我們這種上班族最有幫助的有三點:有用才記、筆記系統、時間框架。

醜話說在前頭,如果沒有腳踏實地練習的話,就算把本書看一百遍,你依舊在原地踏步,一點進步都沒有倒是真的。

由於每個人的時間有限,不可能什麼都做,就像進到吃到飽餐廳,不可能樣樣都品嚐,人生也是一樣,所以你首先就要懂得取捨,排列好優先順序,立下明確且具體的目標,而且可以被檢視,才能知道哪邊需要修正。

從根本不知道在努力什麼,進化成知道往哪裡努力,中間重要的區別就是看你有沒有立下明確的目標,這也是讀本書所突破的一大盲點。

依照慣例,從讀完一本書有什麼行動和改變的角度出發,我發現有三點特別受用。

1時間有限,覺得自己會用到的才記下來就好,像是單字跟句子。不要再騙自己了,立下雄心壯志,聽說讀寫都要流利,什麼都想要的結果,往往淪為什麼都得不到。

2學文法不用太嚴肅,死腦筋以為懂文法就能掌握那門語言,事實往往不是這樣。倒不如輕鬆以對,用有真實意義的句子加上真實有畫面的情境來活用文法,才容易學得好,又用得出來。

3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主動輸出,尤其聽跟說。假如你口說跟聽力不行,卻老是只做閱讀而已,妄想聽跟說會進步,根本就是緣木求魚,永遠不可能發生。

興趣才是支撐下去的關鍵。小時候學英語的動力是想去美國住一段時間,這個動機真的超級強烈,後來這個夢想也順利達成了。長大成人還是喜歡這個語言,因為它能夠為我服務,不管是讀巴菲特每一年的致股東信,還是Vanguard的研究報告,或是Clayton教授的書“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都能讓我輕鬆悠遊其中,學到更多有用的東西。

客觀來說,我的TOEIC分數900以上雖然沒什麼好說嘴的,但讀完作者的書,感覺又能進步一波。決定按表操課,鎖定聽跟說,採取三個十分鐘的策略,直接運用Yolanda老師提供的各式表格跟時間框架,才是聰明人的做法。老想要聽跟說都進步,唯有直接練習聽力跟口說這條路。期望能夠更輕鬆聽懂Audible平台的有聲書、podcast節目、或是Youtube影片。學語言真的是條不歸路,總想說還能更精進、更自然一點。書中的部分內容,不只可以拿來學語言,還能運用在人生的其他層面。附錄提供的表格跟架構,讓我的毫無章法無地自容,當然要趕快置換成更有效率的系統。

找到一種有興趣的語言,搭配閱讀本書,並找到對你管用的部份,直接練習跟運用,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出版日期:2021/08/24

內容簡介

一本教你自創學習環境的書!

你想學好一種語言卻總是怨嘆自己沒天分嗎?
你總覺得語言學不好是因為環境使然嗎?
你有沒有在無意識中一直否定自己的症頭?

你是不是常覺得這一輩子連英文都沒學好了,還有機會學好別的外語嗎?
難道一定要按照課本文字按部就班,才是正確的學法嗎?

不用擔心,先聽說、再讀寫,使用一次只學一個新觀念的「i+1理論」,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畫。不要怕遺忘,大量輸入,經過短期記憶+遺忘+重新回憶的反覆過程,找到時機就練習輸出,每個人天生都具備學會任何語言的能力!

語言教學經驗二十年,游皓雲老師透過75個不同國家的學生告訴你:
抛開學語言一定得熟記音標、累積單字庫的舊思維,選個新語言,先聽說、再讀寫,讓「有趣」成為學習的最佳動力!一次揪出以往的學習盲點!

輸入語感:大量聽讀、營造環境,無痛記憶、安心遺忘
輸出成果:手寫筆記、主動口說,公開進展、安心犯錯

閱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
1.學語言可以很有樂趣,開始想大膽嘗試各種語言
2.重拾以前學過、荒廢多年的語言,短時間內看到明顯進步
3.打破過去的錯誤觀念、迷思,用新的思維看待學語言
4.不再盲目跟風用錯誤的方式亂花錢亂學、無效努力
5.為自己打造一個具體可落地執行的語言學習規劃

隨書附有:
單字筆記、句型筆記、動詞變化筆記、「每週天天三個十分鐘」學習筆記與「輸出輸入」學習計畫表單,含QRcode,讀者可自行複印或下載運用。

作者介紹

游皓雲Yolanda
游皓雲 Yolanda 語言教學專家

多語愛好者,擅長以快節奏、高互動的教學設計,幫助曾經對外語學習厭煩抗拒的成人,突破心理障礙及思維阻礙,重新找回語言學習的樂趣。

目前在新竹經營自己的第二外語學習中心「雲飛語言文化」,主要教授成人西班牙文、在台外籍商務人士的中文、外籍高階主管的中文會議表達訓練,以及新手語言教師的教學技巧訓練,實體課程與線上課程並行。每年服務約500位學員。

曾教過的學生,來自超過75個不同的國家,每天都活在聯合國一般的生活環境中。本身精通西班牙文、英文、法文中級、目前挑戰日文中,曾為了優化語言教學而學習俄文和泰文,體會學生在接觸一個陌生語言的困難、焦慮和挑戰,進而發展出一套可以幫助學生從零開始,快速培養出基本對話能力的教學系統。

輔大新聞傳播系、師大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曾於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進修西班牙語及文化學程,外派至邦交國多明尼加擔任當地外交部華語教師。

著有:《我的第一堂西語課》、《我的第二堂西語課》、《我的第三堂西語課》、《每天10分鐘,聽聽西語人怎麼說》

產品目錄

推薦序 Greed is good, 每個人這輩子都該至少嫻熟三種語言 !/楊斯棓
推薦序 擺脫心魔罣礙,悠遊語言之海/鄭錫懋
專業推薦 /王永福、火星爺爺、王心怡、王冠欽、姚詩豪、 張國洋、張瀞仁、張淑英、曾文誠、黃漢森、 謝文憲、謝佳玲、謝智翔
自序 如何用健康宏觀的心態,看待語言學習這件事

寫在前面 我如何突破語言學習盲點?
1.「有趣」是學外語的最佳動力
2.讓語言學習與「美好經驗」連結
3.語言學習成功與失敗的關鍵
4.透過接觸新語言找出學習盲點

Chapter1.抽象的語感如何建立?
1.建立起很抽象又很重要的「語感」
2.建立自己的筆記系統
3.聽、說、讀、寫的先後順序,其來有自
4.輸入輸出交換運用,自己建立外語環境
5.在台灣也能製造外語環境
6.為什麼很多人鼓吹「自然習得法」?
7.一次只學一個新觀念最有效:i+1理論

Chapter 2.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規劃
1.決定要學什麼語言?想清楚你的初衷
2.開始第一步!學習計畫6步驟
3.先以本科生學習程度當作終極目標
4.用最少的時間做最有效的練習
5.三個十分鐘的學習系統
6.享受語言、找對夥伴,一起維持長期學習動機
7.要拿考檢定或短期遊學當學習目標嗎?
8.你真的適合自學嗎?

Chapter 3.聽說讀寫,學習技巧
1.主動被動相輔相成,有效練習聽力
2.甩開抄寫讀書法,有效練習口說
3.7個順序有效練習閱讀及寫作
4.單字不是「背」會,是「練」會的
5.以主動的真實應用增加單字量
6.搭配情境才能有效學習文法

Chapter 4.外語學習迷思破解
1.先學字母、發音=打好基礎?
2.和外師學才能學到正統發音?
3.一定要背很多單字才能開始練對話嗎?
4.學過的要講到對,才能繼續往下學?
5. 我看到外國人都說不出口,一定是書讀太少?

結語
學員推薦
附錄 各式筆記頁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
楊斯棓(年度暢銷書《人生路引》作者)、鄭錫懋(《英語自學王》作者)
贊同推薦(以下按首字筆畫序排列)
王永福(頂尖教學暨簡報教練)、火星爺爺(企業講師/火星學校創辦人)、王心怡Hikky(《日語50音完全自學手冊》作者)、王冠欽(澄清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姚詩豪(大人學共同創辦人)、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張瀞仁(美國非營業組織Give2Asia家族慈善主任)、張淑英 (清大外語系教授/西班牙皇家學院外籍院士)、曾文誠(知名球評、作家)、黃漢森(史丹佛大學電機系教授)、謝文憲 (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謝佳玲(師大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教授)、謝智翔(多語咖啡社團創辦人)

「好的教學者,才能夠寫出好的學習書」,皓雲老師的教學,一直都是有「笑」有趣又有用,讓學生能在開心中學習,卻又擁有帶著走的語文能力。——王永福

擋在你跟老外之間的,不是語言,是錯誤的學習方法。那麼從這本書開始,愛上一種新語言,拿回你在老外面前的話語權。——火星爺爺

皓雲老師傾囊相授她多年的外語學習經驗,集大成於這本外語學習寶典,如果您正在學習外語,有了此書加乘,就如同擁有一把利斧,能讓您迅速掌握正確、高效的學習法。——王心怡Hikky

Yolanda 老師揮別 1.0 舊法,提供 3.0 版適合不同人的學習法,經過其語言中心上千名學生的「人體試驗」,完全吻合我多年的體驗,絕對有效!——王冠欽

游皓雲老師在「語言學習」這件事情上,本身就是位熱情的「實踐家」與「學習者」。我會強力推薦這本書,因為我相信所有學語言的人都能從她的親身經驗中獲益!——Bryan姚詩豪

書中詳細分享了,你該怎麼改變學習的順序、學習的認知、學習的方法、尤其是學習的動機。如果你是一個花了很多時間、花了大把精力,但總覺得語言學習成效不彰的人,或許你該看看這本書。——Joe張國洋

在美國職場的強烈洗禮過後,我完全認同老師這套方法!只是,為什麼不讓我早十年知道呢?——Jill張瀞仁

學習語言的路徑就是「跟著時間走」:時間永遠保持它的不息和恆常,跟著游老師周教列國七十五,中西經驗有二十,嫻熟語言三四種,她這本書告訴您「跟著時間走,時時無痛語感成」。 ——張淑英

皓雲是個講究教學方法的老師,沒有填鴨、沒有壓迫,而是從引導興趣著手起,再輔以聽說讀寫的順序達到最佳效果。這是本好書,不論你學哪種外語,相信它都管用。——曾文誠

從游老師身上學到的,不單只是文化、句型、聲調、而是整套的溝通方法與文化基礎。很期待看到這本書問世。使各方學習外語的學員,可以水到渠成、事半功倍!——黃漢森

用游老師的教學理論可以得到如下結果:「必須要有一個對你來說是亮點的點,才會支撐你長期投入時間去學這個語言。」——楊斯棓

皓雲的這本書,專治這種「我的XX語不夠好」的心魔。放下你完美主義的偶像包袱,撕下你失敗者的負面標籤,找回你的語言習得本能。——鄭錫懋 Michael

有了這本書,您不再需要苦學,只要懂得本書的語感實務做法,您也可以跟我一樣,輕鬆學好語言。——謝文憲

透過這本書,老師和學生都能掌握秘笈,對症下藥,無痛學好外語。——謝佳玲

Yolanda老師探討了許多台灣人面對外語時常有的盲點和問題,相信可以解開許多人的語言疑惑,找回你的語感、讓學語言變成你的樂趣,推薦給所有學語言的人。——謝智翔


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博客來E-Coupon免費分享

 我的E-Coupon:

E-Coupon名稱序號面額抵用門檻使用狀況適用館別有效期限分享
16/27-6/28限時加碼,圖書文具滿1000送100元E-Coupon(50*2)AWE6gnpH50799未使用全館2021/07/08~2021/08/31
26/27-6/28限時加碼,圖書文具滿1000送100元E-Coupon(50*2)AWEV3Fui50799未使用全館2021/07/08~2021/08/31
36/27-6/28限時加碼,圖書文具滿1000送100元E-Coupon(50*2)AWEg5BP450799未使用全館2021/07/08~2021/08/31
46/27-6/28限時加碼,圖書文具滿1000送100元E-Coupon(50*2)AWEjMns850799未使用全館2021/07/08~2021/08/31
56/27-6/28限時加碼,圖書文具滿1000送100元E-Coupon(50*2)AWEuw6PQ50799未使用全館2021/07/08~2021/08/31
66/27-6/28限時加碼,圖書文具滿1000送100元E-Coupon(50*2)AWEwP88g50799未使用全館2021/07/08~2021/08/31

2021年8月25日 星期三

"不是我人脈廣,只是我對人好" 讀後感 -- 做人比做事重要

太晚發現「做人比做事重要」的道理,尤其又是內向人,加上年輕時懵懵懂懂,在人際關係上,一開始就注定吃虧。不懂主動與人連結的重要性,忽視與人往來要注意的分寸跟重點,不論在職場或家庭,都無法如魚得水。

為什麼升遷跟考績都是別人取得?為什麼別人有靠山又有關係可以動用?為什麼同事在背後補刀、長官就是討厭你?很多時候,竟然只是我們不會也不懂做人,然後死得不明不白,多冤枉啊!

幸好,還可以閱讀《不是我人脈廣,只是我對人好》這本書,補修學分,希望以後不要因為不懂箇中的巧妙而吃虧。進一步發展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思考需要幫助時,有誰願意站出來幫你?

除了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威力強大的複利原理,還有成長心態跟多角度學習,都是盡早教給兒女越好。

讀到全書的3/4,我就被作者吳家德大哥說服了,迫不及待要分享出去,至少,我們可以試著更主動一點,使事情發生,而不是淪為被動的受害者,往外向的那一端移動一些,也許好事就會降臨。

現在讀完了,覺得可以隨時把本書拿起來複習。提醒自己裡面增強信念的一句話,「喜歡幫助別人的人,比較容易得到別人的信任。」

感謝楊斯棓醫師在臉書貼出的推薦序,才能知道吳大哥這本好書,讀完很有收穫,對於人際關係的理解跟互動,吳大哥猶如博士班的等級,我大概還在幼稚園的階段。幸好,還能及時從書中學習、修正觀念,哪怕只進步一些都好。

做人比做事重要,不要再因為不懂而吃虧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吳家德
民國86年開始走入職場,歷經飯店、銀行、餐飲等以人為本的服務業。「熱情驅動世界」是他的座右銘。

曾任荷蘭銀行高雄分行襄理、台北富邦銀行個金總處副理、京城銀行台南分行經理、遠東商銀鳳山分行與嘉義分行經理。中年轉職到餐飲業,先是到迷客夏總部任職副總經理,再到NU PASTA與天利食堂雙品牌擔任總經理。獲選為《經理人月刊》2016 年度「100MVP 經理人」。

身為高階主管,仍能親和待人;日理萬機,卻始終學習不輟;喜歡結交朋友,業餘熱心公益。人生最大心願,就是不斷助人,始終相信人脈的終極目的是利他。

著有《成為別人心中的一個「咖」:讓你的職場與人生更富有》(遠流)、《從卡關中翻身:45則勵志故事翻轉人生窘境,菜鳥、老鳥不可不知的職場破關指南!》(麥田)、《觀念一轉彎,業績翻兩番!》(時報文化),以及最新作品《不是我人脈廣,只是我對人好:從利己到利他,吳家德的人脈學,幫助你一輩子受用無窮》(麥田)。

此書獻給想要與人為善,擁有好人緣的你,歡迎打開這本書,跟著吳家德一起往利人利己的道路邁進。

吳家德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614275745


相關著作:《從卡關中翻身:45則勵志故事翻轉人生窘境,菜鳥、老鳥不可不知的職場破關指南!》

 

目錄

推薦序/
共好與共享:吳家德的人脈學/羅紹和(安得烈慈善協會執行長)
最大化你的人脈資產/陳立恆(法藍瓷總裁)
你過去理解的人脈學,可能有一半是錯的!而且你還不知道是哪一半!/楊斯棓(醫師、
年度暢銷書《人生路引》作者)
用熱情轉動的世界:讀吳家德《不是我人脈廣,只是我對人好》/凌性傑(詩人)

自序/對人感興趣,生活很有趣


輯一  認識自己

從挫折中逆轉勝
工讀生也能衝出好業績
魔鬼藏在細節裡
讓自己成為璀璨的珍珠
隨心所欲,傾聽自己的聲音
你是一個內向還是外向的人?
你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嗎?
不是我人脈有多廣,只是我對人感興趣
如何快樂的做自己?——自我探索與影響力
心之所向——你會成為怎麼樣的人?

輯二  從陌生人到朋友

初次見面如何建立新友誼
人際溝通的破冰心法
是「朋友」不是「客戶」——關於發DM這件事
哥教的不只是搭訕
只有開學沒有畢業的學分課
跑步交友——農夫給我們的生命啟示
把別人的事當自己的事
人脈是世間最寶貴的資產
巷弄裡的交友驚喜
你有大你十歲以上的朋友嗎?

輯三  熟門熟路的人脈圈子

一場演講的邀約,人生意外的美麗風景
社交傳承
熱情服務的精神
業務員「敢」的精神——人脈加值紅利
一場美麗的邂逅
如何善用人脈連結
人脈的終極目標是利他
「廣結善緣」的力量(上)
「廣結善緣」的力量(下)
人脈的延伸延伸再延伸





2021年8月8日 星期日

《內在原力》讀後感:種下利他種子,行動吧!

跟隨封面指引,選取內向者讀法,《內在原力》骨子裡主要是一本利他的書籍。


來自作者愛瑞克的人生故事,源源不絕灌入體內,滿到不能再滿,那就滿溢出來給更多人受益。感動跟暖心,每頁都充滿就不再贅言,書中的附錄、內容跟回信,皆有可觀之處。把本書留在身,隨時都可以幫自己充電。

內在原力即是影響力,透過無形的同理心跟慈悲心,有形的演講和文字,引發他人動機,一起完成事情。

避免閱讀完畢,又淪為另一道堆積如山的心靈雞湯。特別採取打破藩籬的做法,消除章節的界線,自己主動提出問題,獨立思考要如何應用本書,聚焦讀完要有什麼行動和改變?

第一步就是想清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以終為始牽涉到價值觀,我是反過來想的。既然討厭自私自利的人,那就不要成為這種人,像是並排停車的駕駛、硬是要插隊的人、亂丟垃圾的遊客。向讀過的書跟看過的電影取經,例如齊柏林導演的《看見台灣》,書則有《最後抱他的人》、《世上最快樂的工作》,因此歸納出,做一個給人希望、給人溫暖,讓人感動的人。利他的願望說得太大,怕被人家笑,但愛大留言鼓勵, 說出來會被笑的願望,才有實現的價值呀!

愛大在書中提到森蚺這一種動物令我印象深刻,牠永遠清楚自己的目標,無關緊要的事物,一律不碰。我們可以透過價值觀、熱情跟優勢來篩選,猶如雷射一般的聚焦之後,再投入注意力。感覺對了的事情,多做,感覺不好的事情,不做。注意力集中用在對的地方,力量才大。大膽捨棄,才能拿回時間做真心想做的事。

想起還是國小的年紀,在成大的操場,第一次跟外國人接觸,想交流、認識,卻苦於一句英語也說不完整,只能吐出幾個簡單的單字。從那時起便種下了種子,想成為連結外國人跟台灣人的橋梁,直到現在還是相當熱衷。從前做過的事情裡面,開出一些美麗回憶的花朵,雖然現實好像迷了路,失去確切的指標,但我相信,看不見路跟走錯路,都是走在正確道路的一部分。受到《內在原力》一書的鼓舞,已經決定好下一個目標,無論如何都要挑戰看看。只要每天還能起床,就要善用時間,把想做的事付諸實踐,勇於嘗試並積極行動。

鈴木一朗說:「對於自己想做的事,就放手去挑戰吧!不是因為覺得能成功就去做,而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嘗試看看,這樣不管結果如何,自己都不會後悔。」

今後還是會放眼全世界,走跟外國人有所接觸的方向,不管做什麼工作,每天都可以關懷生命,開啟利他的意識。

說到工作,可以參考韓第提出的工作組合,分別是賺錢、樂趣跟自我實現。組合中有多個追求的面向,不會因為一部分不盡如人意,就全盤皆輸。建立財務分身有其必要性,就算睡著了,指數化投資帳戶裡的資產,例如VT,世界上的幾千間公司依舊在幫我們打工賺錢。樂趣可以來自無償的工作,例如今年幾歲就設定執行幾趴的利他,或親自下廚招待親友,或是寫文推薦好書,或許有人讀到就可以得到幫助。自我實現可以跟內在原力綁在一起,主動與人連結、合作,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近來深感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和是否做真心想做的事,兩者都跟每天生活的滿意度習習相關。身邊有實際接觸的親人、朋友和同事,務必優先搞好關係,和平相處、不要對立,再往外圈擴散出去。思考一下有困難時,誰會站出來幫助你?有助我們改善待人之道。

讀完本書,情緒不免高漲,盡量減少吹捧的嫌疑,我也明白每個觀點都有其侷限性,內在原力自然也不例外,但今年如果只買一本書的話,就是《內在原力》,看完一定有收穫,這是一個利他的邀請。自掏腰包買來送人也甘願,特別是頻率相同的朋友,想要大家一起變得更好,越多人從中受益越好。真心希望大家都來讀一讀《內在原力》,受到愛大的影響,找到翻轉人生的動力。

看完愛大寫的書,重新設定心態之後,做你真心想做的事,注意力放在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即可。畢竟,別人熱衷的,不見得是你的追求。

直接站起來行動、利他吧!

後記
你正在尋找的,也正在尋找你。當初時常轉發愛大的貼文,突然有一天被他主動加臉友,開啟了互動。同為小時候被冤枉而被師長粗暴地打巴掌的人,讀到愛大的遭遇跟回文,感到釋懷,這正是書中不容易做到的一課,從壞事之中找出好事的最佳示範。今天適逢父親節,祝大家爸爸節快樂。







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

Inner Force: The Key to Achieve Infinite Success

作者: 愛瑞克  

目錄

【推薦序】具備內在原力,擁抱A+人生  /《人生路引》作者 楊斯棓醫師
【推薦序】參與《內在原力》的饗宴  /《自己的力學》作者、成大副教授
【推薦序】讓「開卷有益」變成現在進行式 / 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宋怡慧
【推薦序】原力也許遲到,但從不缺席 / 爆文學院創辦人  歐陽立中
【推薦序】人生的局,原力有解 / 台灣最大網路讀書社群「閱讀人」創辦人  鄭俊德
 
前言
前言:從零開始跨出你的第一步
第一章:一人公司:像一家公司那樣經營自己
第二章:三種工作:人生可長可久的工作組合
第三章:利他共贏:利他比重要隨著年齡遞增
第四章:成功者防護罩:套用新世代的成功方程式
第五章:站對地方:人際網路放大成果的效益
第六章:無限思維: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第七章:沒有壞事:找出壞事背後隱藏的好事
第八章:包容力:開啟無限力量的萬用鑰匙
第九章:常保初心: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
後記:回歸初心
 
附錄一:延伸閱讀書籍總覽
附錄二:推薦國內外文學名著
附錄三:各章「金句」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