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5日 星期三

《假如我只能給你一個忠告》讀後感:衡量自身的情況,認清自己的能力圈

假如我只能給你一個忠告:62位名人給你的人生建議
If I Could Tell You Just One Thing …Encounters with Remarkable People and Their Most Valuable Advice
作者:Richard Reed
譯者: 張家綺



書中62位名人都給了很棒的忠告,很多聽起來都令人精神振奮,就像吃了大補丸,瞬間覺得人生充滿希望,不管做什麼都會成功。但這種假象通常維持不久,就會再度下跌,回復常態。

過了某種年紀,總會覺得再漂亮的一句話,就只是那個句子好棒棒,跟華麗的包裝一樣,中看不中用。

書中只有一個人跟大家不一樣,一開始讓人覺得很機車,後來回想,卻覺得相當有智慧。人家請問你人生忠告,你就平易近人地回答,不就好了嗎?但是這位奇葩偏偏就說,我不知道你是誰,不清楚你遇到什麼情況,是要怎麼給你量身訂做的忠告。我覺得幸好有收錄這一位名人,在本書中獨樹一格,得以提供不同於其他大神的角度,讓人懂得衡量自身的情況,認清自己的能力圈,再從書中汲取養分,才是明智之舉。

她就是加拿大籍作家Margaret Atwood,聞名世界的布克獎得主。




假如我只能給你一個忠告:62位名人給你的人生建議

目錄


與柯林頓總統共乘泡泡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的存在
善於等待的男人:泰瑞.魏特
絕對堅定的拉姆利
能言善道的弗萊先生
埃絲特.沛瑞爾的情慾智慧
進入赫斯頓.布魯門索的世界
雙聲道的安妮.藍妮克絲
與賽門.高威爾共度假期
珊米.查克拉巴提:團結力量大
真實生活的阿里.埃曼紐
仙女教母二.〇版:瑪莎.蘭妮.福克斯
哈利.貝拉方提:馬丁.路德.金恩的密友
正經搞笑的珊蒂.托克思維格
隱身大自然的大衛.艾登堡爵士
跟茱蒂.丹契酩酊一場
下士安迪.瑞德的二等兵抬槓
小島霸主理查.布蘭森爵士
超模模範生凱蒂.派博
紐約第一名的麥克.彭博
不從俗的老太太黛安娜.阿西爾
冠軍終結者安迪.莫瑞
瑪琪.曼德拉博士的道路
超級馬力歐.泰斯提諾
與露西.吉爾斯中校深入軍營
安東尼.波登牌毒舌派瘦高磨人爐
與亞歷山大.麥克林探監
文壇第一把交椅:艾德娜.歐布萊恩
難以定義的尼丁.索尼
喬.馬龍的精華
天生求存者:貝爾.吉羅斯
丹碧莎.莫尤的教育
米奇.哈特的節奏
克萊爾.伯丁開講
柔術律師:南茜.霍蘭德
裘.德洛法則
與瓊.貝克維爾的深省對話
自由鬥士:「卡西」艾哈默德.卡特拉達與丹尼斯.高德柏格
奧斯威辛生還者莉莉.艾伯特
心碎的天才李查.寇特斯
我為人人的茱德.凱莉
麥可.麥可英泰的三個好
國民超模諾艾拉.科爾薩里斯.穆桑卡
不眠不休的盧英德
與烏里.斯特克面對面
賣力問答的瑪格麗特.愛特伍
嶄新的東尼.布萊爾
露絲.羅傑斯美食一家親
懂得說「不」的強納森.艾夫
海倫娜.甘乃迪女爵的親子教養法則
紳士之冠:瓦西.阿里男爵
家政婦女王奧莉維亞.柯曼
挺下去的的詹姆士.羅茲
大無畏的莉比.雷恩主教
抓鬼特攻隊艾倫.狄波頓
露比.韋克斯的搞笑思想
與夏普.高登坐在黑暗之中
莎拉潔恩.布雷克摩爾教授的青春期腦部研究
勞倫斯.達拉戈里奧出奇制勝
非洲的女兒瑪格麗特.柏絲比
放眼世界的詹姆士.柯登
妮可拉.施特金的英雄本色

《專注力協定》讀後感:把行事曆中的時間優先預留給最重要的人跟最想達成的目標

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
Indistractable: How to Control Your Attention and Choose Your Life 作者: Nir Eyal, Julie Li
譯者: 陳映竹






如要教女兒本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行事曆中的時間優先預留給最重要的人跟最想達成的目標」,至於書中提到的各種方法只是枝微末節。人的部分,從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開始,這是一切發展的基礎,正好跟莊子強調的陶養心身若合符節。接著向外拓展到家人,像是老婆、老公、女兒、兒子、父母,朋友也屬於人際關係的範疇。最外圈才是向外的追求,例如各式各樣的目標、工作、名利等。



專注力協定:史丹佛教授教你消除逃避心理,自然而然變專注

目錄

第一章 你有什麼超能力?
第二章 變得心無旁騖

第一部 管理內在誘因 
第三章 驅動我們的,到底是什麼?
第四章 時間管理就是痛苦管理
第五章 從內在開始處理分心
第六章 內在誘因的重新構思
第七章 任務的重新構思
第八章 性情的重新構思

第二部 替具有引力的事騰出時間
第九章 把你的價值觀換算成時間
第十章 控制你所投入的,而非所產出的
第十一章 替重要的人際關係安排時間
第十二章 工作時,跟你的利害關係人保持同步

第三部 對付外在誘因,把它駭回去  

第十四章 對付工作中的干擾,駭回去那些打斷我們工作的事情
第十五章 對付電子郵件,把它駭回去
第十六章 對付聊天群組,把它駭回去
第十七章 對付會議,把它駭回去
第十八章 對付你的手機,把它駭回去
第十九章 對付你的桌面,把它駭回去
第二十章 對付線上文章,把它們駭回去
第二十一章 對付動態消息,把它們駭回去

第四部 用協定來預防分心  
第二十二章 預先承諾的力量
第二十三章 用費力協定來預防分心
第二十五章 用身份協定來預防分心

第五部 如何讓你的職場變得心無旁騖

第二十七章 修正分心行為,這是對企業文化的一種測試
第二十八章 心無旁騖的職場

第六部 如何培養出心無旁騖的孩子
第二十九章 避免使用方便的藉口
第三十章 理解他們的內在誘因
第三十一章 一起替具有吸引力的事情騰出時間
第三十二章 協助他們處理外在誘因
第三十三章 教導他們去建立自己的協定

第七部 如何擁有一段心無旁騖的關係
第三十四章 在朋友之間散播社會抗體
第三十五章 成為一個心無旁騖的情人

2020年2月23日 星期日

《老千騙局》讀後感:打破框架,陶養心身

老千騙局:我在銀行上班的日常(30周年紀念版)
LIAR’S POKER:RISING THROUGH THE WRECKAGE ON WALL STREET
作者: MICHAEL LEWIS
譯者: 洪慧芳



【打破框架,陶養心身】

讀完《老千騙局》,最有啟發的一點就是打破框架。關於這點,我的一歲女兒做了最佳示範,桌上有一盤切好的水果,她竟然把她穿過的臭襪子,丟到盤中,蓋住蘋果,一般人應該是不會這樣子幹。再舉一例,一般人照相通常不是拍正面,就是拍側面,如果從樹上往下拍,是不是很不一樣,再更進一步就是齊柏林的空拍電影《看見台灣》。

作者Michael Lewis斷然放棄千萬年薪,離職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只是覺得沒必要繼續待在所羅門。由於他有兼差,同時擁有多重收入,因此能夠看淡,也敢違抗上司的命令,不用聽狗在那邊吠。不像其他同事有家累,有家要養,只能委屈求全,被一份工作綁死。

莊子說「大化以待盡」,人生最大的劇變就是死亡,如果連最害怕的都不怕了,世界上大概就沒有什麼事可以讓你害怕,更何況只是暫時的失業或轉職。雖然嘴巴這麼說,但平時最好還是準備好急用金,收入加儲蓄雙管齊下,透過全市場股票、債券,累積股數,股利再投入,才有離職的本錢,俗稱fuck you money。

翻到初級市場跟次級市場那一頁,突然了解兩者的不同,有種原來如此的感覺。想要了解投資銀行跟交易員在做什麼,或是單純想要笑一下的人,都可以閱讀本書。模仿一下書中交易員說話的方式,真是他媽的好看。

回到打破框架,莊子提供一種全然不同的進路,不是要完全杜絕追求錢財、權位、房子、車子等,但要看淡,所有有待於外的,順其自然就好,因為有更重要的人生目標。甚至最後連身體都可以忘掉,忘即是不執著。莊子明確指出,只有心神、靈魂會永恆留存,而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致力於陶養心身,值得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努力實踐。把反本全真當作第一要務,每日的時間安排以提升心身為優先,減少負面情緒,空掉多餘的念慮。每天的行事曆都要空下時間,操作「其神凝」,注意打直脊椎,重心落一腳,鍊太極拳或穴道導引,學會煮營養的三餐,打掃居家環境,早點睡覺,不要熬夜。

外在的一切,順其自然,安之若命。內在的追求,最為重要 ,自事其心




推薦閱讀:

正是時候讀莊子:莊子的姿勢、意識與感情









《正是時候讀莊子1&2》、《莊子,從心開始1&2》讀後感:從外在轉向追求內在,主宰自己的身心

正是時候讀莊子:莊子的姿勢、意識與感情










【從外在轉向追求內在】

我好喜歡蔡璧名老師寫得這四本書:《正是時候讀莊子1&2》、《莊子,從心開始1&2》,每年都會重讀。這一系列跟莊子有關的書籍,就像大海中的浮木,救人一命;也像一帖良藥,療癒身心。好幾年前,很幸運能有這個機緣,在台大的線上課程平台,看到蔡璧名老師開的莊子,從頭到尾,每課都上。從此,莊子走進我的生命,我跟莊子同行人間世。

叫我讀文言文版的莊子幾乎不可能,可能翻沒幾頁就放棄了!幸好當初有免費的線上課程,得以輕鬆地入門,一窺堂奧,從中獲益,滋養心靈。《正是時候讀莊子1&2》變成一頁頁的漫畫,很是生動,很容易就能進入莊子的世界。有了觀看線上課程跟漫畫所得到的基礎,繼續閱讀《莊子,從心開始1&2》,更加釐清之前遇到的一些困惑,確立最重要的人生目標,即是從外在的追求轉向內在

外在,例如金錢、權勢、名聲、職位、房子、車子、美食,總歸一句,就是順其自然,不用強求。所以跟成功學相關的書都可以丟了,不用閱讀,無比輕鬆。

莊子最重視的是內在的追求,亦即心靈跟身體,這才是一生最重要的目標。身體健康要注意「緣督以為經」的原則,走路則要虛實分明,重心落在一腳,這些最近在練太極拳時,教練都有特別強調。讀了璧名版的莊子,更加有動力學會太極拳,並且持之以恆地日日操練。經常閱讀莊子,鍛鍊心靈,時刻注意「其神凝」,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把注意力放一點在自己的身上,例如雙眉之間、丹田、檀中。

保持心靈平和,主宰自己的身心,才是這輩子最值得的追求。



2020年1月4日 星期六

《環保一年不會死》讀後感:更少,更慢

環保一年不會死:不用衛生紙的紐約客零碳生活實驗,連包尿布的小孩和狗都在做的永續溫柔革命!(二版)
 No Impact Man: The Adventures of a Guilty Liberal Who Attempts to Save the Planet, and the Discoveries He Makes About Himself and Our Way of Life in the Process
作者: Colin Beavan
譯者: 謝維玲






放心!作者Colin Beavan不會說教。會不會,留待你來評斷。李偉文說《環保一年不會死》寫得很精彩、好看,而且很好笑。總之,我是信了。

從上位概念看這本書,基本上就是在問這二個問題:

我應該如何生活?
我人生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有些問題注定得不到肯定的答案,但可行的方向之一是,自己定義生活。老是停在想的階段也不是辦法,不如勇於嘗試、實際行動。做了以後,你會懂,會體悟,也可以修正。以免道理懂了一堆,卻依舊過不好一生。

嘗試追求「更少、更慢」,但反過來說,少就是多。例如,不做某些事,時間就多了出來,可以陪伴女兒成長,與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時光。不買新東西,錢就能存下來,拿來壯大本金,複利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本多終勝。總覺得時間就是生命,金錢又是花時間賺來的,因此浪費時間和金錢,就是浪費生命。拼命工作賺錢,花錢消費;繼續拼命工作賺錢,花錢消費;不得不拼命工作賺錢......是不是有一種可能,跳脫可怕的輪迴。有意識地對抗消費主義跟廣告洗腦,特意反其道而行,除非必要,否則盡量不買新東西,頂多只能買二手貨,也就是說,連我最愛的新書都不能買了!當然你可以說,不消費,經濟無法成長。但是你有想過其它比經濟成長更重要的事情嗎?

慢即活在當下,是故意的戒急,刻意關掉電音節奏,改成播放古典音樂。不再急著趕往下一個地方,不再急著做下一件事,不再急著解決生活。難道此時此地會比將來的某個地方還不重要嗎?難道人生中的每一天不是讓你用來體驗、享受的嗎?

少看電視,少用手機,少打電腦。不看電視,夫妻間就多了對話的時間,家人也可在餐桌共同聊天。不過,可能只有我單方面這麼覺得,另一半或許不同意。發文只為了博取FB按讚數、部落格點擊率,豈不可悲?單純只是希望可以繼續閱讀、思考、寫作,跟大家分享心得。盡信書不如無書,必須思考適用性,不要傻傻地全部照搬,畢竟適合作者的,未必適合你我,不要硬是套用在自己或別人身上,也不要強迫他人接受自己認可的價值觀。看著滿到溢出來的書架,嘆了一口氣!未讀的比讀完的多很多。了解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樣就不會再執著於非得看完多少本書不可,甚至都不閱讀也可以,或是以自己的步調緩慢前進,覺得夠了,知足而足。

多騎自行車跟走路,騎進風景裡,躺在大樹下。根據調查,不用花錢的活動,滿意度往往是最高的。跟家人朋友一起走進大自然,欣賞花草樹木,觀看日月星辰,聆聽蟲鳴鳥叫,呼吸新鮮空氣。主宰自己的身心,持續練太極拳,時時刻刻「其神凝」,保持心靈平和。不是說不能追求外在,而是放下這塊大石頭,不要過度執著,順其自然,安之若命。轉而追求內在,緩慢下來,陶養自己的身心,莊子主張這才是一生最重要的目標。樹的目的就是樹本身,如果樹替換成人代入呢?想像我們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年輪漸闊,面向天光。

作者始終緊扣一個問題,數次追問我們要活出怎樣的人生?人終有一死,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應該如何生活?讀這本書很難不去沉思,過去我們是否白花力氣追求錯誤的東西,嚴重偏離最重要的軌道?2020年中華民國空軍UH-60M黑鷹直升機墜毀事故,八人身亡,讓人感到生命是如此的無常,沒有什麼是永遠的,沒有什麼是能夠抓住的,如同作者親身經歷的失去。他老婆41歲時失去了肚子中未出生的嬰兒。他本人12歲時,最喜歡的29歲阿賓舅舅,在地下室,把獵槍放進嘴巴,然後扣扳機。他本人4歲時,8個月大的弟弟大衛,因先天性心臟病,死在搖籃裡。每個人都會失去自己的親人,只是時間早晚而已。有些人會在生命一開頭就失去他們,有些人會在中途,有些人會在尾端。你呢?還有你呢?這也導出作者信仰的基礎:我們都是相連的。不管是流產、戰爭、災難、水污染、空氣污染,還是因為破壞環境導致地球毀滅,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只有互相幫助,才能度過難關。

在一個小孩的墳前,你會希望自己擁有更多什麼嗎?活在地球上,當你嚥下最後一口氣,你會希望自己擁有更多東西嗎?作者說他只有一個心願,那就是更懂得去愛,那就是成為一個更懂得去愛而且不受物質或成就動搖的人

人生短短,轉眼即逝,我們要拿它來做什麼?

拯救地球,操之在我。當然,也操之在你。你會怎麼做呢?

你能幫忙嗎?你會幫忙嗎?





環保一年不會死:不用衛生紙的紐約客零碳生活實驗,連包尿布的小孩和狗都在做的永續溫柔革命!(二版)

目錄

推薦 只有你,有無比能量為自己的美好生活奮力一搏 ◎ 洪平珊
推薦 零碳人的溫柔革命 ◎ 李偉文
推薦 重新探索生活價值的人生壯遊 ◎ 孟磊、江慧儀

第一章    像我這樣一個庸人,如何搞出驚人的「零碳生活實驗」?
地球暖化的情況愈來愈糟,我如果只是光說不練地抱怨政府和企業無所作為,這太消極且令人沮喪,所以我想嘗試花費一年的時間,用積極的行動改變現狀。
我將開始盡最大的努力不製造垃圾、不用衛生紙、不買包裝商品、不搭乘會排放二氧化碳的交通工具、不搭電梯、不吹冷氣、不看電視。我知道這聽起來很瘋狂!

第二章    「零碳生活實驗」第一天就失敗……
零碳生活實驗共有三階段,第一階段是「不製造垃圾」,但我在計畫第一天就失敗了,因為我一起床就用紙巾擤鼻涕!(這表示我不僅製造了垃圾,還殺了一棵樹……)
我和蜜雪兒開始實行「垃圾減量計畫」、停止血拼,我們把所有自己製造的垃圾都帶回家,這是正視自己到底有多浪費的好方法!

第三章    當你在垃圾裡看見人生時,所想到的事
我檢視垃圾袋裡的垃圾,發現裡面幾乎都是拋棄式商品。我拚命工作,只是為了賺錢買這些用不了多久就丟掉的東西,以享受所謂「方便」的生活嗎?
「方便」不一定能帶來優質的生活,因為我在拚命工作之餘,損失了更多珍貴的事物:比如與家人的相處時光,和更寧靜的心靈。我不僅浪費資源,更浪費了自己的人生。

第四章    我家沒垃圾:垃圾減量計畫大成功!
我們家停掉了報紙、只買散裝食品、出門隨身攜帶手帕取代衛生紙、沒自備環保杯就不喝咖啡。徹底實施上述做法讓一家三口的垃圾桶和資源回收桶空空如也!而且不買包裝商品讓我們全家戒掉了品客洋芋片,體重減輕了!

第五章 最瘋狂的「零碳生活實驗」正式啟動:在惹火老媽的同時減少碳足跡!
零碳生活實驗的第二階段是:不搭乘會排放二氧化碳的交通工具!我們開始不搭電梯、用腳踏車和滑板車代步,也減少了搭飛機返鄉的次數,這瞬間惹火我老媽和丈母娘!
實驗結果讓我們又驚又喜:我和蜜雪兒都瘦了、還擁有更多安靜的獨處時刻,更找回了悠閒的生活節奏!

第六章  吃甘藍菜救地球:響應在地飲食運動
支持在地飲食的好處,絕不只是降低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而已。小型農家會在既得利益的考量下,善待土地、善盡環境責任、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我們家開始自己煮飯、只買當季食物、不吃溫室栽種食物、不吃牛肉和海鮮。家庭重心從電視機轉移到餐桌上,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和女兒聊天。我開始享受生命、體驗生命,而不是囫圇吞棗、走馬看花地過生活。

第七章 「永續消費階段」登場:不買新物品、不用衛生紙!
到目前為止,我的體重減輕、婚姻狀況改善了,也不再亂花錢了。我和蜜雪兒開始進行更激進的「永續消費實驗」:我們不再買新東西、只買二手貨,而且開始不用衛生紙!
世界上有超過一半的人相信,用水清洗下體比用衛生紙擦還要衛生,上廁所必須使用衛生紙是西方文化的作法(或偏見)。

第八章 卡嗒,一片漆黑:「零用電階段」開始!
我承認,在切斷全家電源前,我實在剉到不行!「零用電計畫」有一點反進步,但我真正的目的是要透過這項實驗,了解哪些住家用電是必須的,哪些是浪費的。
我們不能用洗衣機,所以全家在浴缸裡用腳踩(洗)衣服;我們不能用冰箱,所以我找到「陶罐冷藏法」來冰伊莎貝拉的牛奶;那我的工作用電腦要怎麼充電?只能靠一小片太陽能板和蜜蠟蠟燭囉!

第九章 開始做對地球有益的事,以彌補傷害
我是為了搞清楚自己能不能帶來改變,才決定進行「零污染計畫」的,但問題並不在於我能不能帶來改變,而在於我想不想成為勇於嘗試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能帶來改變,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責任」帶來改變。

後記 不用衛生紙的日子結束之後

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

《刻意自學》讀後感:由天職產生的終生自學決心

讀書變成「高報酬投資」的刻意自學:「組合式讀學術」翻轉無奈人生,40歲擁有千萬10桶金
作者: 本山勝寬
譯者: 黃昱翔



逛市立圖書館的新書推薦區,眼睛上下左右掃描了一下,發現關鍵字「刻意自學」,看書名似乎有暗示刻意練習的意味,立即引起我的注意,翻了翻目錄,直覺不會失望,決定借回去,果真值得一讀。

作者本山勝寬的親身經驗就相當有說服力,出身赤貧的家庭,高中的成績跟模擬考的分數都不理想,卻有辦法靠著自學,從學校排名幾百名,進步到全縣第一名,最後考上東大,乃至考取美國哈佛研究所。通過考試不是終點,他還生了五個孩子,兼顧家庭之外,還能在事業上有傑出的表現,在推廣日本殘障奧運的組織,擔任主要推動的腳色。

如何順利通過各種考試,不過是一種過程目標,只是書中提到的最低層次。其上則是利用閱讀投資組合的概念,拓展人生視野。最高的層次則是終生學習,達到終極目標,這也是本書最精華的地方。

最有啟發的就是自學決心、終身學習、50年人生計畫,透過閱讀本書,這三者的關係連結在一起。可以說發現自己的天職,自然就會同步產生自學的決心,彷彿人生的價值觀有了指南針,有了最終的夢想,目標可以環繞夢想來設立,依此排定優先順序,也就是時間要用在哪邊。這點的重要之處在於,時間用錯地方,等於毀了一生,投資失利,頂多是損失金錢。假設終極目標就是幫助別人、回饋社會。天職具有一種幫助他人的「目的」性質,例如學會CPR跟AED的使用方式,關鍵時刻就能救人一命。因此自己的天職等同實現終極目標,為了完成對個人來說最有意義的目標,因為有了支撐,不管過程遭遇什麼失敗、挫折,都有決心堅持自學到底。50年人生計畫,考量實際情況,必須搭配人生餘命來看,假設65歲退休,現年35歲,不妨設立30年的人生計畫,一邊修正,一邊完成個人終極計畫。越年輕越早訂定人生計畫越有可能實現,例如知名的棒球選手鈴木一朗。透過閱讀人物傳記,找到人生楷模,像是指數化投資之父John C. Bogle,反覆閱讀有感覺的書,也就是自己的聖經,有助於堅持認同的核心價值觀。終身學習就是這一輩子持續學習。如果能夠找到一個佩服的人物,被他的所做所為感動,受到啟發而有所行動,對我來說會是一種很大的鼓舞,也是最好的指引,即使遭遇困難、迷失方向,都能堅持不懈,有所突破。

關於天職,書中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分別問三個工人在做什麼。甲回答搬磚。乙回答建教堂。丙回答建造名留青史的建築。又比如問三個學生,你在做什麼。A回答背單字。B回答為了出國留學準備托福考試。C回答為這個世界貢獻一己之力而磨練英語能力。終於比較清楚天職是怎麼回事。

書中引述一段可汗學院(Khan Academy)的話,很有共鳴:

WHOEVER YOU ARE
WHEREVER YOU ARE
You only have to know one thing:
You Can Learn Anything.

出身資源匱乏的弱勢家庭,沒有錢上補習班,不要讓這些問題阻礙你,用自學為自己開拓一條路吧!自學的管道相當多元,例如世界知名大學推出的開放式線上課程、Youtube、電子書、有聲書、紙本書。對任何主題有興趣,像是力學、政治、經濟、藝術、地理、數學,降低入門的難度很有幫助,可以藉由作者提倡的看漫畫自學,或是看電影,可參考李偉文寫的《電影裡的生命教育》,也可以看專為青少年寫的書。如果閱讀歷史、書籍是向過去學習,跟自己的小孩互動,就是向未來學習。家人如親愛的老婆,除了是所有關係中的圓心,也是很棒的自學對象,除了向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學習,也可以從丈人、岳母、小舅子等姻親學習,帶來不同原生家庭的啟發,又能增進關係的連結。

通過任何考試,像是考大學、研究所,考公務員、國營事業員工,本質就是有效率地輸出與輸入,透過這個框架設定一年努力就可以達成的目標,才是務實的做法,有了目標還要設定明確的考試日期或達成期限,才能全力衝刺。補習班有一個秘技就是設定讀書計畫,說穿了就是從完成的日期倒推,比如一年要考取高考,就要先徹底研究上榜心得,看成功者做了什麼樣的努力,都讀了哪些書。根據年度目標,拆解成月計畫,然後是每週計畫,這樣你就能踏實地完成每日進度,這便是以終為始的實際做法。參加模擬考或以考古題驗證自己能夠得幾分,獲得反饋,找出弱點,修正自己的計畫。專注輸入,有效輸出,便是最好用的學習框架,但也別忘了同等重要的適時獎勵自己,根據《大腦喜歡這樣學》、《學習如何學習》這兩本書,要注意安插休息的時間,疲倦最好打個盹,或是乾脆就好好睡上一覺,休息一下喝杯咖啡也很好,或是站起來走動走動。遇到難題,無法得出答案,這時就不要硬碰硬,反而要睡覺、散步、搭車兜風,這些都是很好的心智發散模式,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靈光一現,想出怎麼解決問題的方法。準備考試,可以時間間隔搭配科目交錯的方式進行輸入,也就是一天分成好幾個時段,念不同的科目,與其整天都看同樣的東西,不如分散開來,天天接觸,效果會好上許多,大腦也比較記得住。增強記憶的重點就在於隨時隨地回想、提取,善用比喻、圖像、手寫跟記憶宮殿,吃好的食物跟多運動也都有助益。把考試視為檢驗學習成效的工具,得高分、錄取想要的職位,就是有效輸出。輸出利用費曼學習法,用小孩能懂的語言,講給女兒、兒子聽。抑或寫成文章、評論、讀後感,發表在部落格,也許可以得到意外的合作機會。或是在留言區發表評論,上Facebook、 Twitter,打破國界的藩籬,跟作者、譯者交流,獲得沒有寫在書中的觀點。把輸出、輸入跟獎勵的各種要點條列成檢核表,確保每天實行,按表操課養成習慣,有做到就打勾,排除浪費時間的事情,列個不要做清單,正、反雙管齊下,創造有利的學習環境。

比爾·蓋茲說「人總是高估自己一年內可完成的事,卻低估了十年內可完成的事。」上天很公平,每個人一天都有相同的24個小時,如何兼顧家庭、養兒育女跟事業,作者提出可以早起一小時,人生大不同,竊以為早起很難辦到,如果是冬天的早晨更不可能做到,但只要找到自己認同的價值觀、天職、使命、終極目標,相信就能加以克服。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的累積,每天早起,多累積一小時、二小時,長期下來會是巨大的差異。每天多一小時進行自己覺得有意義的追求,一年就多學習365小時,十年就是3650小時。如果每天早起2個小時,累積的時數就是2倍,可以更快達成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這篇文章就是我利用早起一小時寫出來的。

最後來抱怨一下,我很不喜歡本書的封面,出版社為什麼老是把讀書跟高報酬投資、人生第10桶金綁在一起,非得要這麼汲汲營營不可嗎?難道除了名利,就不能有更高的追求,或是無私地貢獻?假設你想要有一千萬,某天你的戶頭超過這個數字,然後呢?難道就不閱讀了嗎?能不能喜歡閱讀就是單純的喜歡,即使是全球首富Bill Gates還是相當熱衷閱讀,時常在部落格發表讀書心得,透過他的影響力改變世界。



讀書變成「高報酬投資」的刻意自學:「組合式讀學術」翻轉無奈人生,40歲擁有千萬10桶金

目錄

推薦序:築夢踏實‧謹記「輸入、提取、再輸出」原則
前言:刻意自學‧爛成績也能變成高材生

序章
不容忽視的「自學時代」
01「自學」是當前趨勢
02自學是「讓人心動的學習」
03從紙上談兵到堅強實力
04 AI時代的必備能力
05國際頂尖人才都有的「自學力」
06升級「學習觀念」‧開創全新時代
07自學聖經‧完美應對各種變化

第一章 〈自學1.0
百分百強化能力‧實現短期目標
01從落榜到考上東大和哈佛
02越多人知道目標‧成功率越大
03量身打造專屬自學策略
04訂下日期‧才有機會完成夢想
05一年內就要完成目標
06讓自學「習慣成自然」
07從「有點難又不會太難」的程度開始
08「好印象」是開啟自學模式的第一步
09「違禁行為清單」提升學習效率
10「自學伸展操」幫助建立學習節奏
11啟動「儀式」‧提高自學品質
12心流狀態‧學習再久也不厭倦
13自備「零碎時間學習清單」
14早起一小時‧大大改變人生
15活用「五感」‧月記四千個單字
16克服弱點‧帶來四倍效益
17一週內拿到專業證照資格
18定期模擬考‧得分率從五成升至八成
19正視失敗‧埋下「成功種子」
20每日冥想‧培養自學「耐受度」
21跨越關卡‧內化「刻意自學」能力

第二章 〈自學2.0
虛實資源整合‧未來競爭力大躍進
01為個人「十年後競爭力」加值
02「讀學力」是自學的基礎
03看「漫畫」培養閱讀興趣
04「投資組合」閱讀‧提升個人內涵
05十本書‧三個月成為「專家」
06主動接觸作者‧建立「未來人脈」
07定期網路發文‧加深記憶力
08 CIA情報整理術‧網路資訊變資產
09 YouTube學英語‧輕鬆增強實力
10預設目標框架‧自學更有進展
11旅行玩樂‧開創智慧財富
12越了解孩子‧越有機會創造未來
13多和陌生人交流‧思想更靈活
14今日的知識「醞釀」未來的靈感
15融合多元資訊‧活化個人知識資產

第三章 〈自學3.0
構築自學藍圖‧翻轉自我人生
01夢想的基礎‧來自於「勇於挑戰」
02邏輯×創新‧實踐夢想必備能力
03五十年藍圖‧成就獨特人生
04 PDCA‧提高理想實現率
05一萬小時自學‧變身為頂尖人才
06自學決心‧讓工作晉升為「天職」
07反覆閱讀「聖經」‧找回初心
08探索「未知」‧開創嶄新局面
09家人‧無可取代的人生導師
10終生學習‧夢想必定成真

結語:一流菁英‧一輩子都在自學
後記:挖掘自學的無限潛力

2019年11月11日 星期一

《防彈成功法則》讀後感:優先執行終極目標,放大格局,感激不盡

防彈成功法則:46個觀念改寫世界規則,由內而外升級身心狀態,讓你更迅捷、更聰明、更快樂 
Game Changers: What Leaders, Innovators, and Mavericks Do to Win at Life
作者: Dave Asprey
譯者: 王婉卉


在Kobo電子閱讀器從頭到尾讀完第一本電子書《防彈成功法則》,花了16小時,體認到幾個新的觀念,例如過程要有意義、有趣,不然即使達成目標,還是不會感到快樂。第一要務即是排定優先順序,決定自己的終極目標,並且放大十倍格局,再來利用書中的技巧,必能事半功倍。我整合了幾個重點,像是每晚靜坐冥想,同時養成感激之情跟成長心態,問自己今天搞砸什麼事?今天有什麼感激的事?還有什麼可以改進?

接觸大自然,散步、健走都好,約個朋友更佳,一起做森林浴,除了有益健康,還能增進家人、朋友間的關係。以上的方法都具有一石多鳥的效果,如此才是高效。

社群值得一提,簡單講就是接觸社團,順便交朋友的概念,例如對旅行、藝術、美食、英文、車子、或投資有興趣,就加入相關的社群,本質還是要搞好人際關系啦!培養我先付出的習慣。

達成終極目標,通常就是許多書最後都會提到的,幫助別人、回饋社會,而不是一味汲汲營營。



防彈成功法則:46個觀念改寫世界規則,由內而外升級身心狀態,讓你更迅捷、更聰明、更快樂 

目錄

前言

第Ⅰ部 更聰明
法則1好好利用「不」的力量
法則2永遠別去發現自己是誰
法則3當你說:「我會試著努力」,你是在說謊
法則4即便是錯誤信念,也會變成真實
法則5高智商不會讓你變得聰明,你必須靠學習
法則6用圖像記憶,而非文字
法則7聰明藥是未來趨勢
法則8跳脫大腦之外
法則9呼吸是全世界最強的藥
法則10恐懼是大腦殺手
法則11遵循傳統是阻礙成功的大敵
法則12別把馬牽到河邊,而是讓牠自己感到口渴
法則13別挑戰自己的極限太久
法則14奇蹟只在早上發生

第Ⅱ部:更迅速
法則15停止用下半身思考
法則16不要低估女人性高潮的能量
法則17不按牌理出牌的童話式性愛
法則18利用性愛獲得最棒的良藥
法則19早起不會讓你成為更好的人
法則20睡眠品質比時間重要
法則21在警鐘敲響前上床睡覺
法則22會走路之前,先別學跑
法則23強壯的肌肉讓你更聰明、更年輕
法則24靈活有彈性,讓你表現更厲害
法則25確定你是真的餓到想吃東西
法則26飲食建議?聽奶奶的話
法則27好好餵養腸道中的小傢伙
法則28環境充滿毒素,光靠食物獲取營養素是不夠的
法則29追蹤是為了駭入
法則30殺不死你的讓你更強壯
法則31像金鋼狼一樣快速痊癒,像班傑明一樣延緩老化

第Ⅲ部:更快樂

法則32為快樂標價
法則33財富只是快樂的徵象之一
法則34擁有愈少,獲得愈多
法則35讓朋友幫你一把
法則36你反映著你所屬的社群
法則37沒有一種感情關係是孤島
法則38掌控腦中的聲音
法則39劫持身體的注意力
法則40快點!靜坐快一點
法則41把身邊打造成動物園
法則42讓身體製造防曬乳
法則43沐浴在森林,而非浴缸
法則44感激比恐懼更強大
法則45從故事中脫困,才是真正的原諒
法則46 善用各種方法培養感激之情
後記
致謝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