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3日 星期日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貢獻他人

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
作者: 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譯者: 葉小燕



主啊,
求你賜給我平靜的心,去接納無法改變的事;
賜給我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東西;
並請賜給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差異。

寧靜禱文/尼爾不






探求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千百年有多少人問過同樣的問題。阿德勒直截了當給答案:「普遍來說,人生沒有意義。」但隨即又補充說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給予。」

2018年第一週看了3本書,其中《被討厭的勇氣》一書帶來最大的衝擊,手邊的中文版已經來到164(201712),可見有多麼受到歡迎。儘管阿德勒思想有過於理想化之嫌,真要實踐恐怕並不容易,但內容仍然有許多真知灼見值得取用,提供我們許多具體的做法,這是可以用的哲學。

書中有一位哲學家跟一個年輕人,一人扮演正面,一人唱反調,兩人一路針鋒相對,藉由對話得出結論,採用「正反合」的辯證法結構書寫,從頭看到尾,彷彿我也加入了一場精采的對談,自行找答案求解的過程,讓人越來越感到身心輕鬆。像是把他人當成夥伴,自然就不會產生敵意,還能打從心底想要幫助對方,別人成功也能給予真心的祝福。

現在的我遇到這本書才能有共鳴,如果早些年讀可能也沒有此刻的體悟。阿德勒以「目的論」看人生,全盤否定過去的影響。電影《與神同行》也有類似的例子,不要為過去的悲劇,流下新的眼淚。賦予經驗意義,人是可以改變的,不能改變的部分就要「課題分離」。活在當下,過一種實現式人生,過程也是結局,像是登山,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步都是當下,只要每個剎那都是充實,就已足夠,即使最後沒有攻頂也沒關係。沒有目標也可以,「甘於平凡」的確違反直覺,人生可以認真,但不用嚴肅,「存在就有意義」,不用以行為的層次看人生,頭一次聽到這種講法,還真是讓人鬆了一口氣。

阿德勒思想還提出一個重點「社會情懷」(social interest),這就有點《金剛經》的意味了,關懷全宇宙的一切眾生。具體的做法有三點,「接納自己」、「信任別人」、「貢獻他人」,三者呈環狀結構,如果人生找不到方向,不妨採用「貢獻他人」做為最高的原則。想要了解如何推導出這一整套說法,最好直接翻開書閱讀,針對自己的症狀尋找藥方。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



綠角財經筆記: 2017綠角閱讀清單(Greenhorn's 2017 Reading List)